●樊川文集第十八
中書舍人杜牧字牧之
李訥除浙東觀察使兼御史大夫制
勑。仲尼以舉賢才則理,大禹以能官人則安。况西界淛河,東奄左海,機杼耕稼,提封七州,其間繭稅魚鹽,衣食半天下,不有可仗,豈宜委之。正議大夫、使持節華州諸軍事、守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上柱國、隴西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李訥,温良恭儉,齊莊中正,實以君子之徳,華以才人之辭。揚歴清顯,昭彰令聞,輟自掌言,式是近輔。子貢爲清廟之器,仲弓有南面之才,智莫能欺,剛亦不吐,表率教化,皆有法度。今者兵爲農器,草作軒車,言於共理,在擇循吏。是故用已效之績,託分寄之任,擁蒨斾而服玄玉,化千里而有三軍,儒者之榮,莫過於此。孔子曰:“仁者愛人,智者知人。”愛人則疲羸可蘇,知人則才幹不棄。土宇旣廣,殺生在我,考此二者,可以報政。榮加副相,用壓大邦,爾其勉之,無忝所舉。可使持節都督越州諸軍事、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浙江東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散官勛封賜如故。
盧搏除廬州刺史制
勑。夫立人伯長,此周文王所以敬事上帝也。况廬江五城,環地千里,口衆賊重,豈可輕授。朝議郎、守尚書刑部郎中、柱國、賜緋魚袋盧搏,以文學策名,才能入仕,周歴臺閣,嘗宰繁劇,鬰有佳譽,兼報善政。今者出郎官之帳,懸太守之章,言於清時,不爲不遇。上有命則違之,上有好則效之,此乃成王命君陳之言也。故行令不如行化,律人不如律身,念兹二者,可長人矣,無忝分寄,爾其勉之。可使持節廬州諸軍事、守廬州刺史,散官勛賜如故。
李文舉除睦州刺史制
勑。夫三尺律令,人情出於中耳,苟情有不可,亦法無本條。正議大夫、權知宗正卿、上柱國、隴西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賜紫金魚袋李文舉,宗室子孫,初以地進,累居官次,皆著能名,是以取自遠藩,擢爲宗正。大則提舉群吏,灑掃守奉;次則整訓屬族,次第昭穆。唯此二者,爾之職焉。今則狂盗公然侵犯陵寢,毀櫝之罪,已坐首令;責師之義,固難矜寛。勉於分憂,足以補過。可使持節睦州諸軍事、守睦州刺史,散官勛封賜如故。仍馳驛赴任。
竇弘餘加官依前台州刺史蘇莊除鄧州刺史等制
勑。朝散大夫、使持節台州諸軍事、守台州刺史、上柱國竇弘餘,朝議郎、前使持節虔州諸軍事、守虔州刺史、上柱國、賜緋魚袋蘇莊等,南郡盗作而蕭育拜,河内政美而寇恂留,爲人擇官,因重而撫,考於兩漢,行古道也。弘餘廉使上言,父老有請,其爲政也,長育多方,惠訓不倦,凡設敎令,皆有科指。荘任南康,悉心爲理,謹身律下,節用愛人。南陽古都,近者小擾,臨海越俗,尤惜良吏。就加超拜,各叶所宜,仕至二千石,可庇人矣,無異文律,不自貴重。副疲羸之望者,須念始終;坐狂愚之罪者,勿理深汚。各膺寵禄,無忝分寄。弘餘可檢校太子右庶子,餘如故;莊可使持節鄧州諸軍事、守鄧州刺史,散官勛賜如故。
李曁除絳州刺史魏中庸除亳州刺史曹慶除威遠營使等制
勑。中散大夫、使持節亳州諸軍事、守亳州刺史、充本州團練鎮遏使、雲騎尉、賜紫金魚袋李曁等。昔貞觀末遣孫伏伽等二十二人各以六條廵察郡縣,以能進者止二十人,獲死者七人,流竄黜免僅千百輩。以太宗皇帝上聖憂勤之切,百執事奉法公謹之心,守臣爲姦,如此之衆。况今黜陟久廢,仕進多門,緬思疲人,每渇良吏,牧守之念,予常軫懷。曁實文士,出典兵郡,不薄爲吏,愛我百姓。盗賊姦宄,寢而不作;鰥寡孤獨,皆有所養。中庸再分符竹,聞立善政,凡爲理者,皆髙仰之。今用已効之才,各委共理之任。簿書刀筆,俗吏事耳,慈惠敎化,君子宜之,二者較然,爾欲何取。慶乃身帶兩綬,兵分禁營,得佩牛刀,立於交戟。或有鄉里之譽,克肖友悌之風,百里長人,在王畿内,各思答效,無沗寵榮。可依前件。
李誠元除朔州刺史制
勑。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前使持節都督勝州諸軍事、兼勝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押蕃落及義勇軍等使、上柱國李誠元。開元時,吐蕃上書,悖慢無禮,皆邊將造僞,交闘華夷,冀立功勛,以求爵賞。自長慶已降,怠於制置,西北守帥,多非其人,侵虐種落,厚自封殖。至使忿鷙之性,不甘欺奪之苦,近者聚爲内寇,至乃騷動天下。因令循撫,果效信順,是以屢詔執事,愼於選求。僉曰誠元家本北邊,志氣慷慨,將軍之子,頗傳父業,學万人敵,知四夷事。跡榆林之前政,寄馬邑之名邦,仍留兼官,用震殊俗。夫車馬甲兵,戰之器也;禮樂慈愛,戰所蓄也。然後要之誠信,禦以堅明,雖曰戎夷,豈不畏服。深期國士,無頽家聲。可檢校國子祭酒、使持節朔州諸軍事、兼朔州刺史、御史中丞,散官勛如故。
薛逵除秦州刺史制
勑。兵者兇器也,將者死官也,若不擇才,必有陷敗。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使持節隴州諸軍事、兼隴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本州防禦使、上柱國薛逵。匈奴犯塞,李廣逢時,爪牙甚堅,翅翼頗健。任以汧隴,倚戎一本作盡節守封,當賜輒分,軍租不入,士爭爲死,虜不敢犯。今以天水名郡,號爲“新都”,用汝守之,期於鎮静。無召戎生事,無翫兵邀功,正封疆,守禮信,險走集,嚴候伍,邊將之道,莫過於斯。弄印貂冠,皆爲榮秩,壯爾軍旅,惟恐不多,勉礪鋒鋩,以期報效。可檢校左散騎常侍、使持節秦州諸軍事、兼秦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天雄軍使、兼秦成兩州經略及義寜軍行營鎮遏都知兵馬使、本道營田等使,散官勛如故。
田克加檢校國子祭酒依前宥州刺史制
勑。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賓客、使持節宥州諸軍事、兼宥州刺史、御史中丞、充經略軍使、押蕃落副使、左神策軍宥州行管都如兵馬使、上柱國、鴈門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田克。梟俊無敵,感激輕生,李信之氣盖関中,陳安之勇聞隴上。委以邊郡,能得士心,寇圍隂河,守陴甚寡,爾乃萬死不顧,一奮無前,奇兵徑衝,驍騎横挑,圍開孤壘,戰敗豪羌。言念忠勞,豈愛爵賞,帖以崇秩,用酬奇功。畢萬疋夫也,百戰皆獲,有馬百乗,死於牖下;死不在寇,此乃趙鞅誓衆之辭也。宜念古人之言,勉作萬夫之特。可檢校國子祭酒,餘並如故。
薛宗除鄧州任如愚除信州虞藏玘除卭州刺史等制
勑。朝議郎、前使持節坊州諸軍事、守坊州刺史薛淙等。仲尼對魯哀公曰:“人道之大,莫先爲政。”漢宣帝曰:“與我共治者,其唯良二千石乎。”念先師賢帝之言,思疲人良吏之選,夙興夜寐,不忘於此。淙以文科入仕,命守邊郡,属當伐叛,兵於其郊,處劇不繁,事叢皆辦。如愚進以門子,屢爲長吏,其有政化,可差古人。藏玘與逢,閱官簿而頗多,言理名而亦著。紹元嘗聞謹慎,可宰百里。己所不慾,勿施於人,無忘格言,副我優寄。可依前件。
鄭液除通州刺史李蒙除陳州刺史等制
勑。朝議郎、前守太原府晉陽縣令、上柱國鄭液等。今之郡守,爲人師帥,宣上敎化者也。以液久在官途,嘗宰大邑,聞其爲治,人歌舞之。以蒙執殳前驅,予之雄也,光禄護塞,居延視胡,虜不敢窺,士爭爲死。各委分寄,實曰遷升。通州雜以華夷,淮南兩有兵賦,爾其往哉。今用誡爾,爲天子之守臣,作百姓之長吏,言於仕進,可曰顯榮。夫君子之道,先有諸己,後求於人,苟能律身,始可檢下,勉詳詔令,用謹理行。從規始於門子入仕,恭謹無尤,自州佐而升在朝班,列五尚而職三服,亦爲良遇,無忝官常。可依前件。
王晏實除齊州呉初本巴州陳侹渝州刺史等制
勑。正議大夫、前使持節淄州諸軍事、守淄州刺史、上柱國、太原縣開國男、食邑五百户、賜紫金魚袋王晏實等。俟善政而後用,或蔑無所聞;滯序進之常途,則怨生於下。古今政柄,患斯二者。晏實、初本、侹等三人,入仕年多,亦嘗爲郡,聞無悔吝,是熟詔條。濟南跨河,有兵有賦,巴渝夷俗,慷慨豪健,刑於樂典,爾其往哉。古之人有言曰:子茍爲善,誰敢不勉。身率以正,孰敢不正,欲謹於行,在於廉平。弘宗温愼有餘,王屬咸爲清秩。銖以文學,嘗佐賢侯,作掾京兆,亦曰美仕。皆有官業,愼無自薄。可依前件。
郭瓊除渠州郭宗元除興州等刺史王雅康除建陵臺令等制
勑。太中大夫、前使持節文州諸軍事、守文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州鎮遏使、上柱國郭瓊等。隣山、順政,僻處山谷,罕知文律,易爲欺奪。瓊與宗元守郡宰邑,聞無悔吝,爾其往哉。仲尼曰:“正身而人正,欲善而人善。”撫我疲俗,宜遵格言,苟或不臧,貽爾之戚。惟康入仕,嘗在班列,青宫贊導,陵邑守奉,若非謹愼,不膺斯任。可依前件。
呉從除蓬州賈師由除瓊州蕭蕃除羅州刺史等制
勑。中散大夫、前使持節柳州諸軍事、守柳州刺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呉從等。地逺京邑,俗雜蠻夷,不知文律,易爲欺奪。朝廷選置,多無名人,小則抑鬰不伸,大則聚以爲寇。蓬緣巴徼,其風忿勁;瓊處海外,在兩漢時往往小反;羅居百越,磎洞深阻。咨爾三吏,比嘗爲郡,亦執有政,勿以荒服,侮我疲人。或異詔條,必寡厥辟,稍當叙進,優以上佐,茍有聞見,無忘禆助。可依前件。
裴閱除温州刺史伊實除獻陵臺令等制
勑。正議大夫、前使持節忠州諸軍事、守忠州刺史、上柱國裴閱等。江峽之間,其俗剽悍,聞爾爲理,人惜其去,若不遷陟,豈酬政能。洎師素等,久居官常,皆無悔吝,半刺列郡,人所咨禀。衣冠弓劒之地,霜露感思之心,尤藉謹良,以顓守奉。各服休命,勉於始終。可依前件。
陸紹除信州刺史封載除遂州刺史鄭宗道南鄭縣令等制
勑。中大夫、前使持節申州諸軍事、守申州刺史、上柱國、賜紫金魚袋陸紹等。夫以冉求之才,方六七十,爲之三年,然後可使足人。今者一州之地,五六於此。況上饒參以越俗,遂寧旁緣巴徼,號爲沃野,皆有厚賦,委之分寄,實難其人。以紹其先君子仍代作相,能以儒學緣飾吏理。以載頗有長者之舉,聞於士林之間。夫二千石所繋,朕常留念,舉以授爾,能不誨乎。恤孤獨,逮不足,脩其敎,徇其宜,凡此四者,著於《王制》,勉循古道,以活疲民。宗道宰邑,卓然善政,廉使上課,書爲第一,列於遷陟,得以不時。無易初心,以失前効。可依前件。
張徳翁除歸州刺史李承訓除福昌縣令盧審矩除陽翟縣令等制
勑。朝議郎、前京兆府渭南縣令、上柱國張德翁等。德翁、承訓、審矩,為天子之守臣,作百姓之長吏,仕而至此,斯亦逹矣。匹夫爲善,人猶則之,守令所爲,誰敢不化?《詩》曰:“爾之教矣,人胥效矣。”可不勉之。量助奉陵邑,以謹慎選。執臨、師景、參諒等,各以序進,亦爲良遇。可依前件。
王樟除雅州刺史郭錥除右諭德等制
勑。朝議郎、前守成都縣令、上柱國、賜緋魚袋王樟等。盧山江關扼束,控西南夷,置吏不善,所虞非細。以樟嘗宰劇縣,在會府中,條令和平,吏人嘉美。跡爾前政,撫予逺人。《禮》曰:“人之所好,己亦好之。人之所惡,己亦惡之。”以此用心,何憂不理?曁錥與綬,門子清族,閱其官簿,入仕已久。東朝諭導,名藩上寮,頗爲優閑,宜服休命。可依前件。
傅孟恭除威州刺史宣敏加祭酒兼侍御史依前宣歙道兵馬使知防秋事等制
勑。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國子祭酒、前使持節都督銀州諸軍事、兼銀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押蕃落及監牧副使、兼度支銀川營田使、上柱國、清河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傅孟恭等。孟恭山西將門,并州壮士,雖長鉟都尉,黒矟將軍,校其忠勇,無以過也。左宦非罪,志氣益堅,守邦有聞,官業克奉。今以威州新造,蛇豕之衛,非爾材力,不能控壓。遂以武健,佐助戎臣,觀其列状,頗著勤效。敏於窮塞,提挈孤軍,樹立和門,繕完械用,翬飛虹亘者三百間,耀雪吹毛者數萬事,言其勞績,亦少比倫。各兼憲班,或伏熊軾,可曰榮遇,無自懈怠。可依前件。
姚克柔除鳯州刺史韋承鼎除櫟陽縣令王仲連贊善大夫等制
敕。中散大夫、前使持節利州諸軍事、守利州刺史、上柱國姚克柔等。仲尼曰:“人道之大,莫先爲政之功者,其長人乎。”克柔嘗典一邦,愈知爲理。承鼎、増宙等,開敏有材,幹能堪事。河池名郡,畿内小侯,仕於清時,皆爲良遇。大凡爲理之要,先事孤弱,譬諸草木,無倦栽培。仲連荏苒宦途,歲月滋久,東朝贊導,亦曰升遷。各愼厥官,無忝榮命,可依前件。
朱載言除循州刺史袁循除渭南縣令張公及除獻陵令韋幼章除京兆府倉曹等制
勑。前靈鹽節度掌書記、朝請郎、試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朱載言等。刺史縣令,皆古之五等諸侯,行詔條紀綱,專教化殺生者也,得其才則疲人蘇息,非其任則百姓愁怨。載言、循、省問、逺等,或以吏理進官,或以科名入仕,當此選擇,聞無悔尤。海豐越俗,王畿名邑,夫邪正表前之影,教令如草上之風,若非律身,不能爲理。公及以勤謹膺陵邑愼選,幼章以才敏坐京兆劇曹,各有官業,無自廢怠。可依前件。
支某除鄆王傳盧賓除融州刺史趙全素除福陵令等制
勑。銀靑光禄大夫、前使持節邢州諸軍事、守邢州刺史、兼侍御史、充本州團練使、上柱國支某等。近者控名責實,事不苟且,量材適用,咸當所宜。咨爾某等,各於進官,亦以勞久。王門爲傅,越徼分憂,洎守奉園陵,毗佐列郡,皆曰美秩,盡獲優安。各務清勤,無掇悔吝。可依前件。
鄭■〈忄夌〉除大理少卿致仕制
勑。朝散大夫、檢校太僕少卿、前兼江陵少尹、上柱國鄭■〈忄夌〉。四代所貴,事皆不同,至於尚齒,其道一也。聞爾久居官次,年踰月制,家唯四壁,身無一簪。今者致政里居,亞列半俸,足得安枕几而就頤養,敬老之道,亦爲優異。可守大理少卿致仕,散官勛如故。
●樊川文集第十九
中書舍人杜牧字牧之
王釗除皇城留守制
勑。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前兼左金吾衞大將軍、御史大夫、充左街使、太原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王釗。常侍文陛,召見武臺,願以五千,獨當一隊,思長策久安之術,避必戰敢死之虜,頗嗤免胄,獨能全師。洎繁纓趨朝,執金入侍,夷險一貫,忠勞兩兼,子尾之疾雖平,郄克之歩尚蹇。官崇環衞,職實司武,入座副相,不失舊榮,且務優安,勉於遵飬。可檢校刑部尚書、兼右領軍衞上將軍、御史大夫、充大内皇城留守,散官如故。
王知信除左衞將軍史寰除右監門衛將軍等制
勑。昭武軍校尉、前守右驍衛將軍、上柱國、賜緋魚袋王知信等。古人之爲理也,不以一眚而掩大功,克廣紹子文之宗,霍陽繼博陸之後。知信烈祖,貝丘之戰,可庇十代,豈止曾孫。寰父伯仲,亦效忠懇,提挈全魏,歸于朝廷。今者寵以將軍,旌其舊德,豈唯獨舉賞延之典,亦欲使列土諸將,自爲孫謀。彛、鎬、明誼,入仕已久,皆無悔吝,故有序遷,臨封逺邦,蔡亳兵部,分憂佐理,無忘謹廉。可依前件。
張直方授左驍衛將軍制
勑。朕據南面之尊,制一代之命,先講百官之法,後行四方之政。若有罪不問,是倒持太阿;有頑不磨,是廢去砥石。則拱視天下,何以爲理?雲麾將軍、起復檢校刑部尚書、兼右羽林統軍將軍、御史大夫張直方,席其先人,任爲邊將,披誠向闕,執玉來朝。近臣勞郊,大匠理第,典兵於禁門之内,立侍於交戟之中,校其寵榮,無與等比。而乃每輕法檢,恣爲遨盪,擅去宿衛,潜遊異縣。有司問状,持舌不言,以至再三,始引闕。古人有云:“語人必於其倫,觀過必於其黨。”念其生自戎旅,素不鐫琢,既觸法網,亦可矜容。加膝墜泉,予常自慎,小懲大誡,爾宜知恩。不失將軍之榮,仍有兼官之重,足得湔洗,以俟甄升。可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兼右驍衛將軍、御史大夫。
朱叔明授右武衛大將軍制
勑。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左武衛上將軍、御史大夫、上柱國、呉興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朱叔明。司馬軍令,黄帝理法,兵家尚嚴,始可尅敵。邊將破虜,詐増首級,亦罪之小者,漢文時魏尚囚繋,漢宣時田順自殺。開元中,幽州長史趙含章大破奚虜,旋坐贜賄,放流瀼州,縱有功勞,不贖罪犯,是以拓土萬里,垂功中興。自長慶已還,益輕邊事,選拔將帥,多非賢良,豪奪種落蹄角之畜,割削士卒衣食之賜。見利則往,見弱則欺,罔酧恩榮,不顧廉耻,積帛藏鏹,丘累陵聚。是以戰士離落,兵甲鈍弊,積三十年,擲之不問。近者伐叛,益知其由,屢下詔書,誥誡深切,豈知頑昧,不可鐫琢。嗟爾叔明,材惟樸樕,性命淺狹,其兄叔夜,以贜抵刑,不出私門,可視覆轍。忝據藩翰,已積歲時,料甲峙粮,既乏素效,事虜接戰,不報寸功。而乃公欺降戎,乾没戰馬,歸充伏櫪,告以弊帷,人之無良,一至於此。昔曹劌請戰,卜式輸射,俱是匹夫,不與公食。爾乃貴擁旄鉞,任倚邊陲,何其用心,與古相萬。諫臣拜疏,前罰未塞,尚爲恩貸,不失將軍,分務洛師,可以循省。可右武衞大將軍,分司東都,散官勛封如故。
梁榮幹除檢校國子祭酒兼右神策軍將軍制
勑。北落親軍,夾峙宫省,選忠勇者爲吾爪牙。右神策軍奉天鎮都知兵馬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右威衛將軍、御史大夫、上柱國、安定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梁榮幹,射必落鵰,力能扼武,自晦雄毅,益守謙恭。故能塞護長榆,兵分細柳,恩加士卒,名著勤勞。今日擢掌五兵,榮懸三綬,勉礪鋒鍔,上答寵光。可檢校國子祭酒、兼右神策軍將軍知軍事、御史大夫、充馬軍都虞候,散官勛封如故。
吕衛除左衛將軍李銖右威衛將軍令狐朗除滑州别駕等制
勅。忠武將軍、前左武衛將軍、兼灃州長史、合川郡公、賜紫金魚袋吕衛等。衛爲天驕之魁,來就諸臣之位,誠敬忠信,不失其常。銖、朗入仕歲久,閱官頗多,聞無尤違,是率理道。將軍上佐,半刺之任,言於清時,皆爲美仕。帖以禄秩之綬,用嘉慕義之心,慎無自輕,勉於敬畏。可依前件。
張幼彰程脩已除諸衞將軍翰林待詔等制
勑。翰林待詔、昭武校尉、前守左驍衞將軍、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張幼彰等。幼彰、脩己,鴻都奏伎,攻於丹青,用志不分,與古爭品。審以武進,晩能知書,屢以辭章,上千丞相。知實以謹良綰務,師儒以詳練守職,或藝或勞,或遷或拔。將軍佐寮,皆爲寵擢,各守職秩,無忘專愼。可依前件。
一品孫李明逺授左千牛備身等制
勑。一品孫李明逺、三品孫韓鍔等,立侍交戟,纔能勝冠,出入見君父之尊,師資益忠孝之道。流離少好,騏驥老成,宜念聿脩,愼無欲速。明逺可致果副尉守左千牛備身,鍔可翊麾校尉守左千牛備身。
李鄠除檢校刑部員外郎充鹽鐡嶺南留後鄭蕃除義武軍推官等制
勑。前鳯翔節度副使、朝議郎、侍御史、内供奉、賜緋魚袋李鄠等。五嶺之表,地逺京邑,吏以法制奉公,下以文律自持,盖亦寡矣。而鹽鐵榷束之籍,延袤萬里,若當其才,非唯山澤之饒歸於公上,亦得以逺人利病聞於朝廷。今吾丞相揣摩新規,改易舊制,以鄠文學廉愼,當官挺然,嘗倅賢侯,號爲名士,以此委任,必有可觀。蕃、瑾、嗣閔咸有才能,佐藩評刑,知己所請。各進官秩,皆爲榮遇,宜思報效,無累薦延。可依前件。
韋宗立授檢校倉部員外郎知鹽鐵廬壽院等制
勑。權知鹽鐵廬壽院事、朝請郎、侍御史、内供奉韋宗立等。近者恢復河湟,訓定羌虜,江湖之間,人安而不擾。供饋之費,財有餘而力不蹙,實由管搉,委之名臣。今者尚書休以爾宗立等上言,咸曰清白處己,勤謹奉公,予安能知,無不可者。曁頡與潜,皆稱名士,自有丞相爲爾己知。守職佐藩,無忝新命。可依前件。
房次玄除檢校員外郎充度支靈鹽供軍使等制
勑。前知度支河南院事、朝散大夫、試太子司議郎、兼侍御史、上柱國、賜緋魚袋房次玄等。有司臣各言爾等或以科名文學,或以清白才用,列於薦籍,其辭甚美。分金榖榷運之務,無忘謹廉;佐諸侯將軍之府,宜竭禆助。報知苟盡,能不逹乎?爾其勉之。可依前件。
李知讓加御史中丞依前邠州刺史韋瓊加侍御史充振武掌書記等制
勑。大中大夫、使持節邠州諸軍事、守邠州刺史、充兵馬留後、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知讓等。以知議所理,雜以華夷,宜假霜臺,用壓戎落。瓊、璹、觀等,皆吾卿大夫之令子弟也,戎臣知之,請爲佐理。夫幕吏之道,有事必言,知無不爲,考於職分,亦無本局,各思報效,勿事依違。可依前件。
崔彦曾除山南西道副使李詵山東道推官楊元汶京兆府法曹等制
勑。朝議郎、行鄭州管城縣令、上柱國、賜緋魚袋崔彦曾等。戎臣請士,京兆求賢,披其薦籍,皆曰才能。彦曾左官非罪,理人異等;詵張王賢客,梁苑辭人;元汶官決平之司,無舞文之過,移爲典獄,陟在賓階,不累已知,唯有直道。可依前件。
李承慶除鳯翔節度副使馮軒除義成軍推官等制
勑。朝議郎、前守太常丞、上柱國李承慶等,以文學升名於有司,以才能入仕於官次。諸侯辟之,以佐於實席;天子用之,升於朝廷。次第等級,大小髙下,亦與古之鄉舉里選,考德試言,無以異也。爾等皆吾卿大夫之令子弟也,清風素範,克肖家聲,属辭彫章,能取科第。旣有知己,皆爲才人,賢觀與遊,逹視所舉。今爾賓主,兩皆得之,義則進,否則退,無爲美,以求苟容。可依前件。
夏侯曈除忠武軍節度副使薛途除徑陽尉充集賢校理等制
勑。前昭義軍節度判官、朝議郎、殿中御史、内供奉夏侯曈等。曈以科名辭學,開敏多才,久遊諸侯,常藴令聞,周知吏理,兼能潔身。戎臣上言,願爲毗贊,旣諾仕以委質,宜直道以酬知。途以文行策名,節趣清逺,言於後進,實爲秀人。延閣典校,丞相所請,勉循階級,以至堂奥。可依前件。
蕭孜除著作佐郎裴祐之陜府廵官崔滔櫟陽縣尉集賢校理等制
勑。在春秋時,晉爲諸侯國也,尚立公族大夫,敎育諸卿之子,富有賢哲,不假搜聘,召同列而會者,三百餘年。況今天覆盡得,而禹畫無遺,名卿賢相之家,清風素範之敎,子孫森羅,髦俊並作,次第叙用,豈嘆乏才。匭使判官、將仕郎、守國子監太學博士蕭孜等,或以秀異得舉,文學決科,或以行實立身,遭逢知己,皆後生可畏之士,爲當時有才之人。東觀著述,殿閣典校,參畫幕府,開導獻納,清秩美職,二者兼之。不由階級,安至堂奥,勉於脩愼,以俟超升。可依前件。
揚知退除鄆州判官薛廷望除美原尉直弘文館等制
勑。將仕郎/前守京兆府藍田縣主簿楊知退等。國家盪定濟魯,餘三十年,多用名儒鎭之,以選古俗,其議賓吏,皆爲秀彦。弘文館四部群書,十八學士,詳考理亂,鋪陳王道,此乃貞觀之故事也,若非名士,固不與焉。知退與途,文行温雅,副幕府之求;廷望才學聲華,膺丞相之選。當戰伐之後,切於供饋,庠、績自以謹幹稱於有司。予非能知,咸徇其請,各宜率勵,無累所舉。可依前件。
白從道除東渭橋廵官陶祥除福建支使劉蛻壽州廵官等制
勑。度支東渭橋給納使廵官、將仕郎、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白從道等。朕以國計出入,委以表臣,尚書郎當戰伐之餘,財榖殫蹷,斷長補短,以無爲有。今者上言三吏,皆曰周才,校其智能,足應事役。曁守臣貽孫等,亦曰祥、蛻之學温愼,而在賓階。才者得失之端,士者功名之本,勉於自勵,無負己知。可依前件。
盧籍除河東副使李推賢殿中丞髙湜除湖南推官薛廷傑桂管支使等制
勑。河東節度副使、朝散大夫、檢校大理少卿、攝御史中丞、上柱國盧籍等。夫諸侯之任重矣,其行道也得以阜俗,其行法也得以刑人賞人,若張政化,得以助業。某等上言,咸舉可用。籍等或負才器,倜儻不群,或以文章,策名俊秀,或有幹局,可佐囹圄,皆徇所請,予安能知。并州近胡,王業兹始,艱難已來,何戰不會。長沙、始安,頗聞旱耗,各宜良士,以佐賢侯。夫直道枉道,無他故也,取容盡節而已,勿慮後患,宜竭報知。曁殿省佐僚,縣道爲郡,豈曰虚授,亦當爾才。正霜臺之舊名,班芸閣之初命,各服寵禄,勉於自強。可依前件。
鄭碣除江西判官李仁範除東川推官裴虔餘除山南東道推官處士陳威除西川安撫廵官等制
勑。浙江西道都團練判官、將仕郎、監察御史裏行鄭碣、李仁範曁虔餘等,咸以文行,策名清時,諸侯知之,命爲幕吏。少微四星,處士毗輔之宿也,天之布列,在軒轅前,此乃天意親近賢良,先於妃后。威者吾能言之,耕延陵之臯,荷石門之蓧,沉如魚潜,冥若鴻翔,非吾賢相,爾不肯起。徇酬知己,以壮在野。並可依前件。
裴詒除監察御史裏行桂管支使等制
勑。前鄆曹濮等州觀察支使、朝散大夫、試大理評事裴詒等。守臣有司,上言請士,皆曰詒等士族之中有政事科名,清廉公謹,嘗經職守,稱有才能。古人於一飯之恩,尚有殺身以報,況於知己,得不勉之。可依前件。
石賀除義武軍書記崔涓除東川推官等制
勑。朝議郎、行祕書省著作佐郎石賀等。朕寄諸侯之事重矣,大者敎化風俗,小者惠飬黎衆,環千里之疆,綰三軍之衆,講求倚用,不五六人。守臣公度、仲郢所請,賀等各以文學决科,愷悌干禄,觀其褒舉,皆是才名。能報所知,在爾賓主,予不與焉。曁鑲與鈞,亦稱智敏,神州作掾,五庫掌財,足展幹能,無惰官守。可依前件。
顧湘除涇原營田判官夏侯覺除鹽鐡廵官等制
勑。前振武軍節度判官、文林郎、監察御史裏行顧湘等。近者循名責實,科指稍峻,諸侯有司,亦各搜選才良,以佐物務。湘、覺本以文進,兼通吏理;從周曁魯,皆稱幹能;于以聲韻上獻,律吕精功,雖曰小道,亦有可觀。徇請酬勞,咸加新命,各守職分,無忘用心。可依前件。
趙元方除戶部和糴廵官陳洙除長安縣尉王巖除右金吾使判官等制
勑。攝戶部廵官、宣德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兼殿中侍御史趙元方等,各爲長才,自有知己。地官平糴,專豐耗發歛之任;京尉坐曹,决事得操豪猾。交戟之内,贊佐衛臣,言於仕進,皆曰得路,勉思報效,無累所舉。並可依前件。
韋承鼎除左贊善大夫韋諝除尚食奉御柳謙除夀安縣令韋選除義昌軍推官錢琦除滄景支使等制
勑。前度支東渭橋給納使廵官、徴仕郎、試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柱國韋承鼎等,持身謹潔,美才周通,奉公當官,先勞後禄,端雅守道,俊秀升名,久遊賢侯,衆稱君子。參東朝之贊諭,分五尚之職秩,糾大府群吏之失,提王畿生齒之籍,方六七十,長億萬夫,金臺嘉招,武幄與食。法官憲秩,以壮藩垣,進於清時,皆爲美仕。近者屢譴幕吏,予豈無意,盖欲廓賓階敢言之路,誡諸侯自是之尊。惟滄新造,控制兩河,付之誠臣,尤籍良畫,若免後患,愼勿苟容,各脩官業,無自媮薄。可依前件。
康從固除翼王府司馬制
勑。新授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濮州長史、殿中侍御史、上柱國康從固。其父秀榮,實爲名將,李廣多爭死之士,竇嬰無入家之金,一收七關,易如拾芥。念爾跨馬事敵,執戎同仇,壮比文鴦,勇同李敢。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人之言,信不虚設。今者願留闕下,以奉朝請,念其垂誨,可見至誠。曳裾憲寮,用爾恩寵,宜思終始,上報君親。可檢校國子祭酒、兼翼王府司馬、殿中侍御史,散官勛如故。
張正度除汾州别駕等制
勑。中散大夫、前守青州别駕、上柱國張正度等,各以才能仕進,謹愼脩身,積日累時,咸有知己。或以序進,或徇所請,皆佐列郡,無怠官當。可依前件。
馬逈除蜀州别駕等制
勑。中散大夫、前守彭王府司馬、上柱國馬逈等。以爾入仕歳久,愈知爲理,半刺上佐,得與二千石參校政事短長利病者也。今以名郡,藉其佽助,各有兼授,以峻等衰。愼守官常,無自偷惰。可依前件。
●樊川文集第二十
杜牧字牧之
髙駢除祭酒兼侍御史依前充職右神策軍兵馬使制
勑。右神策軍右廂兵馬使兼押衙、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前靈州大都督府左司馬、殿中侍御史、上柱國髙駢,禁旅典兵,爲吾爪士,言念付禄,未稱輸勞。外之王官,帖以憲秩,可曰榮遇,無忘盡瘁。可檢校國子祭酒、兼濮王府司馬、侍御史,餘如故。
忠武軍都押衙檢校太子賓客王仲玄等加官制
勑。忠武軍節度右都押衙、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殿中侍御史王仲玄等。自艱難以來,言念許師,何役不行,何戰不會?居常則長法知禮,臨敵則致命爭登,摽於和門,不忝“忠武”。爾等短衣長劒,事寇乗邊,觸履艱危,無所顧慮。將軍列状,憲班酧勞,勿矜常勝,無忘淬礪。可依前件。
右神策軍押衙檢校太子賓客尚漢美等叙勛制
勑。前件等拔以貔貅之勇,籍於禁旅之中,大刀長矛,重弓束矢,林會山立,星羅翼舒。唯以忠勤,供我宸極,錫之勛寵,以酬勞瘁。可依前件。
右龍武軍大將軍劉誠信等三十三人叙階制
勑。右龍武軍大將兵馬都知、正議大夫、檢校太子賓客、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右龍武軍宿衛劉誠信等,技以勇聞,任因信普,力可挾輈以走敵,藝能奪矟以制人,常礪鋒銛,無所廻避。自拱宸極,益展忠勞,思以報之,何惜階級。可依前件。
柳師玄除衢州長史知夏州進奏等制
勑。夏州節度押衙知進奏、朝議郎、前權知杭州長史、兼監察御史、上柱國柳師玄等。將軍謢塞,師玄主留邸之職;從瑜繼怤,以墨縗徇公,喪葬告滿;珪專書府藂委之務,咸有勞能,遷獎正名,亦其常也。各宜專謹,勿罹悔尤。可依前件。
頼師貞除懷州長史周少鄘除虢州司馬王桂直除道州長史等制
勑。鳯翔府節度押衙知進奏、銀青光禄大夫、檢校秘書監、前兼亳州長史、殿中侍御史、上柱國賴師貞等。師貞主大藩留邸之事,少鄘專史閣錯雜之務,皆公謹歳久,官次宜遷。玄爽俾佐郡符,亦有可取。湖外飢人,相聚爲寇,蕩覆鄉縣,勢如燎火,蓋不得已,遂至翦伐。桂直用命,一舉滅之,言念功勤,宜有褒賞。名郡上佐,帖以憲秩,耀爾軍旅,可増義勇。可依前件。
景思齊授官知宣武軍進奏官制
勑。宣武軍節度押衙知進奏、起復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兼歙州司馬、上柱國景思齊等。諸侯之任,各有職貢,小者得循事例,大者決於朝廷,聞白啓導,屬在留邸,爾等咸以謹密,能膺任使。或外除喪服,或超授新命,不失職禄,勉於忠勤。可依前件。
馮少端等湖南軍將授官制
勑。湖南同團練副使馮少端等,皆長沙勇士,同擢兇徒,言念功勤,咸宜升獎。帖之憲秩,試以崇班,名郡掾曹,亦爲美稱。特如恩寵,非用彛章,耀爾轅門,可増忠壯。可依前件。朱諫、周豹二人,委本道量事優獎。官健陞滿等一百二十八人,弩手并子弟周質等四百八十五人,並委本道酌事量加賞給。
武官授折衝果毅等制
勑。具官某等。夫折衝果毅,皆吾武位,以延勇士,國朝用此以進,立戰功至將軍者衆矣。自府兵一廢,名存實亡,今之來者,豈其人哉。近以邊障隙開,寇戎患結,豈無萬人之敵,奮於下位之中,但使披文,空増拊髀?並可依前件。
張直方貶恩州司戶制
勑。朕聞先王之理也,設法誤罹,雖大必捨;不忌故犯,縱小必誅。况乎凶狠不悛,罪戾日積,更欲矜免,其如法何!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兼左驍衛大將軍、御史大夫張直方,念以來朝,嘉其慕善,付之寵禄,頗極尊榮。爲執金吾,鞭小過而至死;作禁軍統,去異縣而恣遊。尚以生自邊陲,素乏教義,退之散秩,以懲非心,俟其抆拭舊痕,湔洗前過,必欲牽復,用存始終。豈暴虐得於天生,險悍著於心本,抵冒刑憲,縱恣胸臆。法所惡者,爾皆爲之,白晝九衢,指憎萬手,作横日甚,而不自知,滿於聽聞,豈可悉數。《禮》曰:“凡有罪惡,屏於四裔,不留中國,唯舜能之。”況之堅頑有不移之姿,網羅無屢開之典,荒服作掾,猶曰寛恩,爾能自新,豈惜後命。可守恩州司户參軍員外置同正員,仍即馳驛發遣。
王著貶端州司户制
勑。守愛州九眞縣尉員外置同正員王著。漢家之制,雖丞相子亦當戌邊,隋文之令,盗邊榖一升坐法斬首。盖以西北鎮戍,華夏保障,法茍不立,所虞非細。爾當羌寇犯塞之日,天子拊髀之時,命守關防,以爲遮扞,而乃占般兵粮,自取傭直,屏之荒服,以謹其類。乃令厥子,叫閽稱冤,再命坐獄,備見罪状。幸以得無逋負,可以矜寛,爲列郡之掾曹,換萬里之一尉,足得循省,吾不負人。可守端州司户參軍置同正員,仍即馳驛發遣。
李玕貶撫州司馬制
勑。朝散大夫、守光禄少卿李玕。昔開元致理之初,冀州刺史平嗣光闕温凊之禮,遂奪其官,放歸田里,是故四十餘年,風俗忠厚,教化之本,豈先斯乎。爾爲將相之家,窮極富貴,坐有大第,官爲亞卿,母子異居,僅將十載,有司彈劾,事狀昭著。於吾用法,爾當何罪?俾佐名郡,尚曰寛恩。可守撫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仍即馳驛發遣。
姜閱貶岳州司馬等制
勑。朝議郎、前守景陵臺令、上柱國姜閱等。盗逆無狀,輒犯陵寢,侵攘法物,聞之震驚。爾等官業,在於守奉,懈怠所政,是誰之過?言於末减,朕不敢議,各宜佐官,用正典刑。可依前件,仍並馳驛發遣。
武易簡量移梧州司馬制
勑。守崖州司戶參軍員外置同正武易簡,寇來乗城,不能死節,以此播棄,爾亦何辭。然漢誅李陵,是爲虐典;魏捨于禁,實得中道。力不足者,法宜矜焉。守臣敎爲吾爪牙,能與别白,使易簡導生還之路,朝廷無失入之刑。咨爾三事大僚,百司庶尹,率能守此,可期洽平。各宜盡規,朕不惜失。可守梧州司馬員外置同正員。
王元宥除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制
勑。縏纓趨朝,交戟入侍,委以兵衛,固須信臣。内樞密使、驃騎大將軍、行右威衛上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晉國公、食邑二千户王元宥,儉而多才,忠而能力,事君盡禮,處己無私,自主樞要,益見誠信。今者十萬全師,北落禁旅,視吳漢差強人意,非韓信無可計事。是以輟自心腹,寄兹爪牙,以盡爾材,出於余志。爾戢歛豪猾,整肅威容,無使鄉閭,致有侵害。勉酧倚任,以報君親。可行右驍衛上將軍、知内侍省事、充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右街功德使,散官勛封如故。
周元植除鳯翔監軍制
勑。控秦塞之西,扼胡苑之左,乃睠岐、隴,爲國藩牆,命以監撫,宜崇班秩。鳯翔監軍使、銀青光禄大夫、右領軍衛大將軍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汝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户、賜紫金魚袋周元植,事君以敬,處仕無私,節操凌霜而不凋,肝膽開忠而洞見。謙以自得,高而益兢,累監三軍,推誠一貫。言念西塞,未得髙枕,用其聲實,以護藩垣。夫處於兵戎,予今誡汝,無怨不過於逺利,伏衆莫若於律身,立事成功,酧恩垂美,在此二者,汝其勉之。寵以内省之崇,仍兼將軍之貴,往服休命,無忝恩榮。可守右監門衛大將軍、知内侍省事,散官勛封賜如故,依前監鳯翔節度兵馬。
朱能裕除景陵判官制
敕。新授景陵判官、上騎都尉朱能裕。朕以喬山弓劍,渭北衣冠,霜露之心,悽感常切。以汝端謹有守,操尚無尤,常在傍側,備見忠孝。用是獎擢,爰資守奉,夙夜勤敬,無忝委任。可將仕郎、内侍省掖庭局官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餘如故。
劉全禮等七人並除内侍省内府局丞置同正等制
勑。賜緋魚袋、上柱國劉全禮等,置在傍側,皆有才能,既歴歲時,合霑班秩。各宜敬恭職禄,不懈忠勤。可依前件。
宋叔康妻封邑號制
勑。《詩》稱《鵲巢》,《禮》榮翟茀,既彰牙爪之效,宜齊伉儷之榮。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特進、左領軍衞大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廣平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户宋叔康妻清河縣君房氏,懿兹柔淑,作配忠勛,能潔蘋蘩,克叶姻族。成此内則,穆其壼風,稱爲令人,實光婦道。爰疏封爵,用舉典章,可服寵榮,勉於輔佐。可封清河郡夫人。
吐突士曄妻封邑號制
勑。《詩》美夫人,《禮》稱内子,允膺腹心之任,宜崇家室之榮。弓箭軍器等使、特進、行右領軍衛大將軍、知内侍省事、上柱國、隂山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吐突士曄妻咸陽縣君田氏,生於富貴,作配忠貞,柔婉自卑,儀範可則。職勤賓祭,道睦姻親,旣諧閨風,克成婦德。爰加禮秩之貴,以彰輔佐之勤,榮我疏封,無忘内助。可封鴈門郡夫人。
新羅王子金元弘等授太常寺少卿監丞簿制
勑。某臣等感恩知義,奉贄不闕,居大海之外,爲有禮之賓,爾國是也。自列國卿至于署丞,皆吾文吏之選,次第授爾,亦所以表他國不同禮也。將我恩寵,耀爾殊隣,愼勿怠違,永作藩屏。並可依前件,仍並放還蕃。
西州廻鶻授驍衞大將軍制
勑。古者天子守在四夷,蓋以恩信不虧,羈縻有禮。《春秋》列潞子之爵,西漢有隰隂之封,考於經史,其來尚矣。西州放首頡干伽思,俱宇合逾越密施莫賀都督、宰相安寜等,忠勇奇志,魁健雄姿,懐西戎之腹心,作中夏之保障。相其君長,頗有智謀,今者交臂來朝,稽顙請命,丈組寸印,髙位重爵,舉以授爾,用震殊隣。無忘敬恭,宜念終始。可雲麾將軍、守左驍衛大將軍外置同正員,餘如故。
沙州專使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授官制
勑。沙州專使衙前左廂都知押衙吳安正等。自天寳以降,中原多故,莫大之虜,盗取西陲,男爲戎臣,女爲戎妾,不暇弔伐,今將百年。自朕君臨,豈敢偷惰,乃命將帥,收復七關,爰披地圖,實得天險,遂相朝庭聲聞去声聞於燉煌。爾帥議潮,果能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西河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爾等咸能竭盡肝膽,奉事長帥,將其誠命,經歴艱危。言念忠勞,豈吝爵位,官我武衛,仍峻階級,以慰皇華,用震殊俗。可依前件。
燉煌郡僧正慧菀除臨壇大德制
勑。燉煌管内釋門都監察僧正兼州學博士僧慧菀。燉煌大藩,久陷戎壘,氣俗自異,果産名僧。彼上人者,生於西土,利根事佛,餘力通儒。悟執迷塵俗之身,譬喻火宅;舉君臣父子之義,教爾青襟。開張法門,顯白三道,遂使悍戾者好空惡殺,義勇者徇國忘家,禆助至多,品地宜峻。領生徒坐於學校,貴服色舉以臨壇,若非出群之才,豈獲兼榮之授,勉弘两教,用化新邦。可充京城臨壇大德,餘如故。
契丹賀正使大首領等授官制
勑。幽州道入朝賀正契丹大首領討魯等。天子有道,守在四夷,爾今來朝,予亦増愧。綏之玉帛,榮以班秩,宜懷恩寵,永保封疆。可依前件,仍並放還蕃。
黔中道朝賀牂牁大酋長等十六人授官制
勑。黔中道朝賀牂牁大酋長、攝充州刺史趙瓊林等。夫西南諸國,自古多順,在法度之外,居繩墨之表,来朝有禮,歸貢不闕。玉帛以將厚意,階級以峻等衰,各服寵榮,無忘恭敬。可依前件,仍並放還蕃。
黔中道朝賀訓州昆明等十三人授官制
勑。黔中道朝賀訓州昆明繼襲部落主嵯阿如、弟攝訓州刺史嵯阿蒲等。招擕以禮,懷逺以德,此國家所以殊俗貢聘不倦,命舌人以通志意,委屬國以厚宴享。仍峻階級,式爾恩榮,無警邊陲,以念終始。可依前件,仍並放還蕃。
●樊川外集
中書舍人杜牧字牧之
斑竹筒簟
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卧淚痕。
和嚴惲秀才落花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環流水醉流杯。無情紅艷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開。
倡樓戲贈
細柳橋邊深半春,纈衣簾裏動香塵。無端有寄閑消息,背挿金釵笑向人。
初上船留寄
煙水本好尚,親交何慘悽。况爲珠履客,即泊錦帆堤。沙鴈同船去,田鴉遶岸啼。此時還有味,必臥日從西。
秋岸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彫疏。船上聽呼稚,堤南趂漉魚。數帆旗去疾,一艇箭廻初。曽入相思夢,因慿附逺書。
過大梁聞河亭方讌贈孫子端
築園縱翫歸應少,賦雪搜才去必頻。板路豈緣無罰酒,不教客右更添人。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
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一溪通四境,萬岫遶層霄。鳥翼舒華屋,魚鱗棹短橈。浪花機乍織,雲葉近新雕。臺榭羅嘉卉,城池敞麗譙。蟾蜍來作鑑,螮蝀引成橋。燕任随秋葉,人空集早潮。楚鴻行盡直,沙鷺立偏翹。暮角凄遊旅,清歌慘泬寥。景牽遊目困,愁託酒腸銷。逺吹流松韻,殘陽渡柳橋。時陪庾公賞,還悟脫煩囂。
奉送中丞姊夫儔自大理卿出鎮江西叙事書懷因成十二韻
惟帝憂南紀,搜賢與大藩。梅仙調歩驟,庾亮拂橐鞬。一室何勞掃,三章自不冤。精明如定國,孤峻似陳蕃。灞岸秋猶嫩,藍橋水始喧。紅旓罣石壁,黒矟斷雲根。滕閣丹霄倚,章江碧玉奔。一聲仙妓唱,千里暮江痕。私好初童稚,官榮見子孫。流年休挂念,萬事至無言。玉輦君頻過,馮唐將未論。傭書醻萬債,竹塢問樊村。
中丞業深韜略志在功名再奉長句一篇兼有諮勸
檣似鄧林江拍天,越香巴錦萬千千。滕三閣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鐵軸船。八部元侯非不貴,萬人師長豈無權。要君嚴重疏歡樂,猶有河湟可下鞭。時收河湟,且止三州六關。
和裴傑秀才新櫻桃
新果眞瓊液,未應宴紫蘭。圎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逺火微微辨,繁星歴歷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難。忍用烹騂酪,從將翫玉盤。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
春思
豈君心的的,嗟我淚涓涓。綿羽啼來久,錦鱗書未傳。獸爐凝冷艷,羅幕蔽晴煙。自是求佳夢,何須訝晝眠?
代人作
樓髙春日早,屏束麝煙堆。盼眄凝魂别,依稀夢雨來。緑鬟羞妥麽,紅頰思夭偎。闘草憐香蕙,簪花間雪梅。戍遼雖咽切,遊蜀亦遲廻。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笑筵凝貝啓,眠箔曉珠開。臘破征車動,袍襟對淚裁。
偶題二首
勞勞千里身,襟袂滿行塵。深夜懸雙涙,短亭思逺人。蒼江程未息,黒水夢何頻。明月輕橈去,唯應釣赤鱗。
有恨秋來極,無端别後知。夜闌終耿耿,明發竟遲遲。信已慿鴻去,歸唯與燕期。只應明月見,千里兩相思。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逺信初逢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鐏前豈解愁家國,輦下唯能憶弟兄。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歌闋鐏殘恨起偏,慿君不用設離筵。未趨雉尾隨元老,且驀羊腸過少年。七葉漢貂眞密近,一枝詵桂亦徒然。羽書正急徴兵地,須遣頭風處處痊。
宣州留贈
紅鉛濕盡半羅裙,洞府人間手欲分。滿面風流雖似玉,四年夫壻恰如雲。當春離恨盃長滿,倚柱關情日漸曛。爲報眼波須穏當,五陵遊宕莫知聞。
寄題宣州開元寺
松寺曽同一鶴棲,夜深臺殿月髙低。何人爲倚東樓柱,正是千山雪漲溪。
贈張祜
詩韻一逢君,平生稱所聞。粉毫唯畫月,瓊尺只裁雲。黥陣人人懾,秋星歴歴分。數篇留别我,羞殺李將軍。
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煖雲如粉草如茵,獨歩長堤不見人。一嶺桃花紅錦黦,半溪山水碧羅新。髙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仲蔚欲知何處在?苦吟林下拂詩塵。
宣州開元寺南樓
小樓纔受一床横,終日看山酒滿傾。可惜和風夜來雨,醉中虚度打窗聲。
寄逺人
終日求人卜,廻廻道好音。那時離别後,入夢到如今。
别沈處士
舊事參差夢,新程邐迤秋。故人如見憶,時到寺東樓。
留贈
舞靴應任閑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奉和僕射相公春澤稍聖君軫慮嘉雪忽降品彚昭蘇即事書成四韻白相國
飄來鷄樹鳯池邊,漸壓瓊枝凍碧漣。銀闕雙髙銀漢裏,玉山横列玉墀前。昭陽殿下風廻急,承露盤中月彩圓。上相抽毫歌帝徳,一篇風雅美豐年。
寄李播評事
子烈光殊價,明時忍自髙。寕無好舟擑,不泛惡風濤。大翼終難戢,奇鋒且自韜。春來煙渚上,幾淨雪霜毫?
送牛相出鎮襄州
盛時常注意,南雍暫分茅。紫殿辭明主,巖廊别舊交。危幢侵碧霧,寒斾獵紅旓。德業懸秦鏡,威聲隱楚郊。拜塵先灑淚,成厦昔容巢。遥仰沉碑會,鴛鴦玉佩敲。
送薛邽二首
可憐走馬騎驢漢,豈有風光肯占伊。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廻馬尚遲遲。
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臺。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却重來。
見穆三十宅中庭梅榴花謝
矜紅掩素似多才,不待櫻桃不逐梅。春到未曽逢宴賞,雨餘爭解免低徊。巧窮南國千般艷,趁得東風二月開。堪恨王孫浪遊去,落英狼籍始歸來。
留誨曹師等詩
萬物有醜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爾,學與不學論。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孝友與誠實,而不忘爾言。根本既深實,柯葉自滋繁。念爾無忽此,期以慶吾門。
洛陽
文爭武戰就神功,時似開元天寳中。已建玄戈收相土,應廽翠帽過離宫。侯門草滿宜寒兎,洛浦沙深下塞鴻。疑有女蛾西望處,上陽煙樹正秋風。
寄唐州李玭尚書
累代功勛照世光,奚胡聞道死心降。書功筆秃三千管,領節門排十六雙。先揖耿弇聲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時人欲識胷襟否?彭蠡秋連萬里江。
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凭江樓。
登九峯樓
晴江灔灔含淺沙,髙低繞郭滯秋花。牛歌漁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爲郡異鄉徒泥酒,杜陵芳草豈無家。白頭搔殺倚柱遍,歸棹何時聞軋鴉。
别家
初歲嬌兒未識爺,别爺不拜手吒叉。拊頭一别三千里,何日迎門却到家?
歸家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鬂邊絲。
雨
連雲接塞添迢遞,灑幕侵燈送寂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送人
鴛鴦帳裏暖芙蓉,低泣關山幾萬重。明鑑半邊釵一股,此生何處不相逢?
遣懐
道泰時還泰,時來命不來。何當離城市,髙卧博山隈。
醉贈薛道封
飲酒論文四百刻,水分雲隔二三年。男兒事業知公有,賣與明君直幾錢?
歙州盧中丞見惠名醖
誰憐賤子啓窮途,太守封來酒壹壷。攻破是非渾似夢,削平身世有如無。醺醺若借嵆康懶,兀兀仍添寗武愚。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詠襪
鈿尺裁量减四分,纎纎玉笋裏輕雲。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畫裙。
宮詞二首
蝉翼輕綃傅體紅,玉膚如醉向春風。深宫鎻閉猶疑惑,更取丹沙試辟宫。
監宫引出暫開門,随例須朝不是恩。銀錀却收金鎖合,月明花落又黄昏。
月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陽歌斷信沉沉。唯應獨伴陳皇后,照見長門望幸心。
忍死留别獻鹽鐵裴相公二十叔
賢相輔明主,蒼生夀域開。青春辭白日,幽壤作黄埃。豈是無多士,偏蒙不棄才。孤墳一尺土,誰可爲培栽?
悲吳王城
二月春風江上來,水精波動碎樓臺。吳王宮殿柳含翠,蘇小宅房花正開。解舞細腰何處往,能歌姹女逐誰廻?千秋萬古無消息,國作荒原人作灰。
閨情代作
梧桐葉落鴈初歸,迢遞無因寄逺衣。月照石泉金點冷,鳯酣簫管玉聲微。佳人力杵秋風外,蕩子從征夢寐希。遥望戍樓天欲曉,滿城鼕鼓白雲飛。
寄沈褒秀才
晴河萬里色如刀,處處浮雲卧碧桃。仙桂茂時金鏡曉,洛波飛處玉容髙。雄如寳劒衝牛斗,麗似鴛鴦飬羽毛。他日憶君何處望?九天香滿碧蕭騷。
入關
東西南北數衢通,曽取江西徑過東。今日更尋南去路,未秋應有北歸鴻。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東都放牓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廻。秦地少年多辦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偶作
才子風流詠曉霞,倚樓吟住日初斜。驚殺東隣繡床女,錯將黄暈壓檀花。
贈終南蘭若僧
北闕南山是故鄉,兩枝仙桂一時芳。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遣懷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一作占】得青樓薄倖名。
春日途中
田園不事來遊宦,故國誰教爾别離?獨倚關亭還把酒,一年春盡送春時。
秋感
金風萬里思何盡,玉樹一窗秋影寒。獨掩此門明月下,淚流香袂倚欄干。
贈漁父
蘆花深澤静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曽逢着獨醒人。
歎花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曽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籍,緑葉成隂子滿枝。
題劉秀才新竹
數莖幽玉色,曉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緑蘚紋。漸籠當檻日,欲礙入簾雲。不是山隂客,何人愛此君。
山行
逺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書懷
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秖言旋老轉無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紫薇花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
醉後呈崔大夫
謝傅秋凉閱管絃,徒教賤子侍華筵。溪頭正雨歸不得,辜負南窗一覺眠。
知宣州沈大夫登北樓書懐
兵符嚴重辭金馬,星劒光芒射斗牛。筆落青山飄古韻,帳開紅斾照髙秋。香連日彩浮綃幕,溪逐歌聲遶畫樓。可惜登臨佳麗地,羽儀須去鳯池遊。
夜雨
九月三十日,雨聲如别秋。無端滿階葉,共白幾人頭?點滴侵寒夢,蕭騷著淡愁。漁歌聽不唱,蓑濕棹廻舟。
方響
數條秋水挂琅玕,玉手丁當怕夜寒。曲盡連敲三四下,恐驚珠淚落金盤。
將出關宿層峰驛却寄李諫議
孤驛在重阻,雲根掩柴扉。數聲暮禽切,萬壑秋意歸。心馳碧泉澗,目斷青瑣闈。明日武關外,夢魂勞逺飛。
使廻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清晨候吏把酒來,十載離憂得暫開。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盃。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隨雲早晚廻。莫爲霜臺愁歲暮,潜龍須待一聲雷。
郡齋秋夜即事寄斛斯處士許秀才
有客誰人肯夜過?獨憐風景奈愁何。邊鴻怨處迷霜久,庭樹空來見月多。故國杳無千里信,綵弦時伴一聲歌。馳心秪待城烏曉,幾對虚簷望白河。
同趙二十二訪張明府郊居聯句
陶潜官罷酒瓶空,門掩楊花一夜風。【牧】古調詩吟山色裏,無絃琴在月明中。【嘏】逺簷髙樹宜幽鳥,出岫孤雲逐晚虹。【牧】别後東籬數枝菊,不知閑醉與誰同?【嘏】
早春題眞上人院生天寳初。
清羸已近百年身,古寺風煙又一春。寰海自成戎馬地,唯師曽是太平人。
對花微疾不飲呈坐中諸公
花前雖病亦提壷,數調持觴興有無。盡日臨風羡人醉,雪香空伴白髭鬚。
酬王秀才桃花園見寄
桃滿西園淑景催,幾多紅艷淺深開。此花不逐溪流出,晉客無因入洞來。
走筆送杜十三歸京
煙鴻上漢聲聲逺,逸驥尋雲歩歩髙。應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飬霜毛。
送王十至褒中因寄尚書
闕下經年别,人間兩地情。壇場新漢將,煙月古隋城。鴈去梁山逺,雲髙楚岫明。君家荷藕好,緘恨寄遥程。
後池泛舟送王十
相送西郊暮景和,青蒼竹外遶寒波。爲君蘸甲十分飲,應見離心一倍多。
重送王十
分袂還應立馬看,向來離思始知難。鴈飛不見行塵滅,景下山遥極目寒。
洛陽秋夕
泠泠寒水帶霜風,更在天橋夜景中。清禁漏閑煙樹寂,月輪移在上陽宫。
贈獵騎
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慿君莫射南來鴈,恐有家書寄逺人。
懷吳中馮秀才
長洲苑外草蕭蕭,却筭遊程歲月遥。唯有别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寄東塔僧
初月微明漏白煙,碧松梢外挂青天。西風靜起傳深業,應送愁吟入夜蟬。
秋夕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瑤階夜色凉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瑶瑟
玉仙瑶瑟夜珊珊,月過樓西桂燭殘。風景人間不如此,動揺湘水徹明寒。
送故人歸山
三清洞裏無端别,又拂塵衣欲卧雲。看著挂冠迷處所,北山蘿月在《移文》。
聞角
曉樓煙檻出雲霄,景下林塘已寂寥。城角爲秋悲更逺,護霜雲破海天遥。
押兵甲發谷口寄諸公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水辭谷口山寒少,今日風頭校暖無?
和令狐侍御賞蕙草
尋常詩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遶欄今更爲何人?
偶題
道在人間或可傳,小還輕變已多年。今來海上昇髙望,不到蓬萊不是仙。
三川驛伏覧座主舍人留題
舊跡依然已十秋,雪山當面照銀鈎。懷恩淚盡霜天曉,一片餘霞映驛樓。
陜州醉贈裴四同年
凄風洛下同覊思,遲日棠隂得醉歌。自笑與君三歳别,頭銜依舊鬢絲多。
破鏡
佳人失手鏡初分,何日團圓再會君?今朝萬里秋風起,山北山南一片雲。
長安雪後
秦陵漢苑參差雪,北闕南山次第春。車馬滿城原上去,豈知惆悵有閑人。
華清宫
零葉飜紅萬樹霜,玉蓮開蘂暖泉香。行雲不下朝元閣,一曲《淋鈴》淚數行。
冬日題智門寺北樓
滿懷多少是恩酬,未見功名已白頭。不爲尋山試筋力,豈能寒上背雲樓。
别王十後遣京使累路附書
重關曉度宿雲寒,羸馬緣知歩歩難。此信的應中路見,亂山何處拆書看?
許秀才至辱李蘄州絶句問斷酒之情因寄
有客南來話所思,故人遥枉醉中詩。暫因微疾須防酒,不是歡情减舊時。
送張判官歸兼謁鄂州大夫
處士聞名早,遊秦獻疏廻。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盃。江雨春波闊,園林客夢催。今君拜旌戟,凛凛近霜臺。
宿長慶寺
南行歩歩逺浮塵,更近青山昨夜鄰。髙鐸數聲秋撼玉,霽河千里曉横銀。紅蕖影落前池淨,緑稻香來野逕頻。終日官閑無一事,不妨長醉是游人。
望少華三首
身隨白日看將老,心與青雲自有期。今對晴峰無十里,世緣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還,物情初與是非閑。時名竟是無端事,羞對靈山道愛山。
眼看雲鶴不相隨,何況塵中事作爲。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聽玉參差。
登澧州驛樓寄京兆韋尹【尹曽典此郡】
一話涔陽舊使君,郡人廻首望青雲。政聲長與江聲在,自到津樓日夜聞。
長安晴望
翠屏山對鳯城開,碧落揺光霽後來。迴識六龍廵幸處,飛煙閑繞望春臺。
歳日朝迴口號
星河猶在整朝衣,逺望天門再拜歸。笑向春風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驌驦駿
瑶池罷游宴,良、樂委塵沙。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龍丘途中二首
漢苑殘花别,吴江盛夏來。唯看萬樹合,不見一枝開。
水色饒湘浦,灘聲怯建溪。淚流迴月上,可得更猿啼?
宫人塚
盡是離宫院中女,苑墻城外塚纍纍。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識君王到老時。
寄浙西李判官
燕臺上客意何如?四五年來漸漸疏。直道莫抛男子業,遭時還與故人書。青雲滿眼應驕我,白髮渾頭少恨渠。唯念賢哉崔大讓,可憐無事不歌魚。
寄杜子
不識長楊事北胡,且教紅袖醉來扶。狂風烈熖雖千尺,豁得平生俊氣無。
武牢關吏應相笑,箇底年年往復來?若問使君何處去,爲言相憶首長廻。
盧秀才將出王屋髙歩名場江南相逢贈别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將擕健筆干明主,莫向山壇問白雲。馳逐寜教爭處讓,是非偏忌衆中分。交遊話我慿君道,除却鱸魚更不聞。
送劉三復郎中赴闕
横溪辭寂寞,金馬去追遊。好是鴛鴦佀,正逢霄漢秋。玉珂聲瑣瑣,錦帳夢悠悠。微笑知今是,因風謝釣舟。
羊欄浦夜陪宴會
弋檻營中夜未央,雨沾雲惹侍襄王。毬來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汎灔光。紅絃髙緊聲聲急,珠唱鋪圓裊裊長。自比諸生最無取,不知何處亦升堂?
送杜顗赴潤州幕
少年才俊赴知音,丞相門欄不覺深。直道事人男子業,異鄉加飯弟兄心。還須整理韋弦佩,莫獨矜誇玳瑁簪。若去上元懷古去,謝安墳下與沉吟。
有感
宛溪垂柳最長枝,曽被春風盡日吹。不堪攀折猶堪看,陌上少年来自遲。
書懷寄盧州
謝山南畔州,風物最宜秋。太守懸金印,佳人敞畫樓。凝缸暗醉夕,殘月上汀州。可惜當年鬢,朱門不得遊。
賀崔大夫崔正字
内舉無慙古所難,燕臺遥想拂塵冠。登龍有路水不峻,一鴈背飛天正寒。别夜酒餘紅燭短,映山帆去碧霞殘。謝公樓下潺湲響,離恨詩情添幾般。
江南送左師
江南爲客正悲秋,更送吾師古渡頭。惆悵不同塵土别,水雲蹤跡去悠悠。
寢夜
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華驚弊褐,燈影挂塵冠。故國初離夢,前溪更下灘。紛紛毫髪事,多少宦遊難。
十九兄郡樓有宴病不赴
十二層樓敞畫簷,連雲歌盡草纎纎。空堂病怯階前月,燕子嗔垂一行簾。
愁
聚散竟無形,廻腸自結成。古今留不得,離别又潜生。降虜將軍思,窮秋逺客情。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隋苑一云定子牛相小青
紅霞一抺廣陵春,定子當筵睡臉新。却笑丘墟隋煬帝,破家亡國爲誰人?
芭蕉
芭蕉爲雨移,故向窗前種。憐渠點滴聲,留得歸鄉夢。夢逺莫歸鄉,覺來一翻動。
汴人舟行答張祜
千萬長河共使船,聽君詩句倍滄然。春風野岸名花發。一道帆檣畫柳煙。
牧陪昭應盧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罷府周歳公宰昭應牧在淮南縻職叙舊成二十韻用以投寄
燕鴈下楊州,凉風柳陌愁。可憐千里夢,還是一年秋。宛水環朱檻,章江敞碧流。謬陪吾益友,祗事我賢侯。印組縈光馬,鋒鋩看解牛。井閭安樂易,冠蓋愜依投。政簡稀開閣,功成每運籌。送春經野塢,遲日上高樓。玉裂歌聲斷,霞飄舞帶收。泥情斜拂印,别臉小低頭。日晩花枝爛,釭凝粉彩稠。未曾孤酩酊,剰肯祇淹留。重德俄徴寵,諸生苦宦遊。分途之絶國,灑淚拜行輈。聚散眞漂梗,光隂極轉郵。銘心徒歴歴,屈指盡悠悠。君作烹鮮用,誰膺仄席求?卷懷能憤悱,卒歳且優游。去矣時難遇,沽哉價莫酬。滿枝爲鼓吹,衷甲避戈矛。隋帝宮荒草,秦王土一丘。相逢好大笑,除此揔雲浮。
●樊川别集
中書舍人杜牧字牧之
序
集賢校理裴延翰編次牧之文,號《樊川集》者二十卷,中有古律詩二百四十九首。且言牧始少得恙,盡搜文章,閱千百紙,擲焚之,纔屬留者十二三,疑其散落于世者多矣。舊傳集外詩者又九十五首,家家有之。予往年於棠郊魏處士野家得牧詩九首,近汶上盧訥處又得五十篇,皆二集所逸者。其《後池泛舟宴送王十秀才》詩,乃知外集所亡,取别句以補題。今編次作一卷,俟有所得更益之。熙寜六年三月一日杜陵田槩序。
寓言
暖風遲日柳初含,顧影看身又自慙。何事明朝獨惆悵,杏花時節在江南。
猿
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須白頭。
懷歸
塵埃終日滿窗前,水態雲容思浩然。争得便歸湘浦去,却持竿上釣魚船。
邊上晚秋
黒山南面更無州,馬放平沙夜不收,風送孤城臨晚角,一聲聲入客心愁。
傷友人悼吹簫妓
玉簫聲斷没流年,滿目春愁隴樹煙。艶質已隨雲雨散,鳯樓空鎻月明天。
訪許顔
門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長嫌世上浮雲客,老向塵中不解顔。
春日古道傍作
萬古榮華旦暮齊,樓臺春盡草萋萋。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紅塵送馬蹄。
青塜
青塜前頭隴水流,燕山山上暮雲秋。蛾眉一墜窮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大夢上人自廬峰廻
行脚尋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禪衣。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夏歸。
洛中二首
柳動晴風拂路塵,年年宫闕鎻濃春。一從翠輦無廵幸,老却蛾眉幾許人?
風吹柳帶揺晴緑,蝶遶花枝戀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敎愁色對愁腸。
邊上聞胡笳三首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髙鳥没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争禁十九年!
海路無塵邊草新,榮枯不見緑楊春。白沙日暮愁雲起,獨感離鄉萬里人。
胡雛吹笛上髙臺,寒鴈驚飛去不廻。盡日春風吹不散,只應分付客愁來。
春日寄許渾先輩
薊北鴈初去,湘南春又歸。水流滄海急,人到白頭稀。塞路盡何處?我愁當落暉。終須接鴛鷺,霄漢共髙飛。
經闔閭城
遺蹤委衰草,行客思悠悠。昔日人何處?終年水自流。孤煙村戍逺,亂雨海門秋。吟罷獨歸去,煙雲盡慘愁。
并州道中
行役我方倦,苦吟誰復聞。戍樓春帶雪,邊角暮吹雲。極目無人迹,廻頭送鴈群。如何遣公子,髙卧醉醺醺。
别懷
相别徒成泣,經過總是空。勞生慣離别,夜夢苦西東。去路三湘浪,歸程一片風。他年寄消息,書在鯉魚中。
漁父
白髪滄浪上,全忘是與非。秋潭垂釣去,夜月叩船歸。煙影侵蘆岸,潮痕在竹扉。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
秋夢
寒空動髙吹,月色滿清砧。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早秋客舍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爲客愁。别離何處盡,揺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逢故人
故交相見稀,相見倍依依。塵路事不盡,雲巖閑好歸。投人銷壮志,徇俗變真機。又落他鄉涙,風前一滿衣。
秋晚江上遣懐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賖。貧病逺行客,夢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長安夜月
寒光垂静夜,浩彩滿重城。萬國盡分照,誰家無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動秋聲。獨有長門裏,蛾眉對曉晴。
雲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虚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髙唐去,枯苗待作霖。
春懷
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明月誰家主,江山暗換人。鶯花潜運老,榮樂漸成塵。遥憶朱門柳,别離應更頻。
逢故人
年年不相見,相見却成悲。教我淚如霰,嗟君髪似絲。正傷携手處,况值落花時。莫惜今宵醉,人間忽忽期。
閑題
男兒所在即爲家,百鎰黄金一朶花。借問春風何處好,緑楊深巷馬頭斜。
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堕樓人。
重登科
星漢離宫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花前每被青娥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遊邊
黄沙連海路無塵,邊草長枯不見春。日暮拂雲堆下過,馬前逢著射鵰人。
將赴池州道中作
青陽雲水去年尋,黄絹歌詩出翰林。投轄暫停留酒客,絳帷斜繋滿松隂。妖人笑我不相問,道者應知歸路心。南去南來盡鄉國,月沉秋水只沉沉。
隋宫春
龍舟東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滿故宮。亡國亡家爲顔色,露桃猶自恨春風。
蠻中醉
瘴塞蠻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頭。青山海上無城郭,唯見松牌出象州。
寓題
把酒直須判酩酊,逢花莫惜暫淹留。假如三萬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送趙十二赴舉
省事却因多事力,無心翻似有心來。秋風郡閣殘花在,别後何人更一杯?
偶呈鄭先輩
不語亭亭儼薄粧,畫裙雙鳯欝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子規
蜀地曽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江樓
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醺。誰驚一行鴈,衝斷過江雲。
旅宿
旅舘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鴈警愁眠。逺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湘江好煙月,門繋釣魚船。
杜鵑
杜宇竟何寃,年年叫蜀門?至今銜積恨,終古弔殘魂。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聞蝉
火雲初似滅,曉角欲微清。故國行千里,新蝉忽數聲。時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不敢頻傾耳,唯憂白髪生。
送友人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青春望不住,白髪自然生。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别情。都門五十里,馳馬逐雞聲。
旅情
窗虚枕簟凉,寢倦憶瀟湘。山色幾時老?人心終日忙。松風半夜雨,簾月滿堂霜。匹馬好歸去,江頭橘正香。
曉望
獨起望山色,水雞鳴蓼洲。房星隨月曉,楚木向雲秋。曲渚疑江盡,平沙似浪浮。秦原在何處?澤國碧悠悠。
貽友人
自是東西客,逢人又送人。不應相見老,秪是别離頻。度日還知暮,平生未識春。儻無遷谷分,歸去飬天真。
書事
自笑走紅塵,流年舊復新。東風半夜雨,南國萬家春。失計抛漁艇,何門化涸鱗?是誰添歲月,老却暗投人。
别鶴
分飛共所從,六翮勢催風。聲斷碧雲外,影孤明月中。青田歸逺路,丹桂舊巢空。矯翼知何處?天涯不可窮。
晚泊
帆濕去悠悠,停橈宿渡頭。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蓬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山寺
峭壁引行徑,截溪開石門。泉飛濺虚楹,雲起漲河軒。隔水看來路,疏籬見定猿。未閑難久住,歸去復何言。
早行
垂鞭信馬行,數里未雞鳴。林下帶殘夢,葉飛時忽驚。霜凝孤鶴迥,月曉逺山横。僮僕休辭險,時平路復平。
秋日偶題
荷花兼柳葉,彼此不勝秋。玉露滴初泣,金風吹更愁。緑眉甘棄墜,紅臉恨飄流。嘆息是游子,少年還白頭。
憶歸
新城非故里,終日想柴扃。興罷花還落,愁來酒欲醒。何人初髪白,幾處亂山青?逺憶湘江上,漁歌對月聽。
偶見黄州作
朔風髙緊掠河樓,白鼻騧郎白罽裘。有箇當壚明似月,馬鞭斜揖笑回頭。
醉倒
日晴空樂下仙雲,俱在凉亭送使君。莫辭一盞即相請,還是三年更不聞。
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
多為裁詩歩竹軒,有時凝思過朝昏。篇成敢道懷金璞,吟苦唯應似嶺猿。迷興每慙花月夕,寄愁長在别離魂。煩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後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城日晚悠悠,絃歌在碧流。夕風飄度曲,煙嶼隱行舟。問拍疑新令,憐香占彩毬。當筵雖一醉,寜復緩離愁。
書情
誰家洛浦神?十四五來人。媚髪輕垂額,香衫軟着身。摘蓮紅袖濕,窺渌翠娥頻。飛鵲徒來往,平陽公主親。
兵部尚書席上作
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召分司御史來?偶發狂言驚滿坐,三重粉面一時廻。
驌驦坂
荆州一萬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飛鳴,伊人何異趣。
樊川文集
附錄:
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内府藏本)
唐杜牧撰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登進士第官至中書舍人事蹟附載新唐書杜佑傳内是集爲其甥裴延翰所編唐藝文志作二十卷晁氏讀書志又載外集一卷王士禎居易錄謂舊藏杜集止二十卷後見宋版本雕刻甚精而多數卷考劉克莊後村詩話云樊川有續别集三卷十八九皆許渾詩牧仕宦不至南海而别集乃有南海府罷之作則宋本外集之外又有續别集三卷故士禎云然也此本僅附外集别集各一卷有裴延翰序又有宋熙寧六年田槪序較克莊所見别集尚少二卷而南海府罷之作不收焉則又經後人刪定非克莊所見本矣范攄雲溪友議曰先是李林宗杜牧言元白詩體舛雜而爲淸苦者見嗤因兹有恨牧又著論言近有元白者喜爲淫言媟語鼓扇浮囂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後村詩話因謂牧風情不淺如杜秋娘張好好諸詩【案杜秋詩非艶體克莊此語殊誤】靑樓薄倖之句街吏平安之報未知去元白幾何比之以燕伐燕其說良是新唐書亦引以論居易然考牧集無此論惟平盧軍節度巡官李戡墓誌述戡之言曰嘗痛自元和以來有元白詩者纎艶不逞非莊士雅人多爲其所破壞流於民間疏於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冬寒夏熱八人肌骨不可除去吾無位不得用法以治之欲使後代知有發憤者因集國朝以來類於古詩得若干首編爲三卷目爲唐詩爲序以導其志云云然則此論乃戡之說非牧之說或牧嘗有是語及爲戡誌墓乃借以發之故攄以爲牧之言歟平心而論牧詩冶蕩甚於元白其風骨則實出元白上其古文縱横奥衍多切經世之務罪言一篇朱祁作新唐書藩鎭傳論實全錄之費衮梁谿漫志載歐陽修使子棐讀新唐書列傳臥而聽之至藩鎭傳敘嘆曰若皆如此傳筆力亦不可及識曲聽眞殆非偶爾卽以散體而論亦遠勝元白觀其集中有讀韓杜集詩又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詩曰經書刮根本史書閱興亡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近者四君子與古爭强梁則牧於文章具有本末宜其薄視長慶體矣(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一·集部四·别集類四)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外集一卷
右唐杜牧牧之也京兆人太和二年進士復舉制科會昌中以考功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牧善屬文剛直有奇節敢論引大事指陳利病為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甫云臨死自為墓誌悉焚所為文章其甥裴廷翰輯其藁編次為之後序樊川葢杜氏所居外集皆詩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郡齋讀書志卷四中)
樊川集二十卷外集一卷
唐中書舍人京兆杜牧牧之撰牧佑之孫其甥裴延翰編而序之外集皆詩也又在天台録得集外詩一卷别見詩集類未知是否牧才高俊邁不覊其詩豪而艷有氣槩非晚唐人所能及也(四庫全書·史部·目錄類·經籍之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 外集一卷
鼂氏曰唐杜牧牧之也京兆人太和二年進士復舉制科會昌中以考功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牧善屬文剛直有竒節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為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甫云臨終自為墓誌悉焚所為文其甥裴廷翰輯其槀編次其文後序樊川葢杜氏所居外集皆詩也
陳氏曰牧佑之孫在天台録外集詩一篇别見詩集類未知是否牧才髙俊邁不覊其詩豪而艶有氣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
後村劉氏曰杜牧許渾同時然詩各自為體牧於唐律中常寓拗峭以矯時弊渾則不然如荆樹有花兄弟樂橘林無實子孫忙之類律切麗密或過牧而抑揚頓挫不及也二人詩不著姓名亦可辨樊川有續别集三卷十之八九皆渾詩牧佳句自多不必又取他人詩益之若丁卯集割去許多傑作則渾詩無一篇可傳矣牧仕宦不至南海别集乃存南海府罷之作甚可笑(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樊川文集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 (唐) 撰
部:集 類:別集類 屬:漢至五代
參考資料:(《四庫大辭典》)
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唐杜牧(803—852)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杜佑之孙。牧大和二年举进士、登贤良方正。先后出任校书郎、江西观察史、监察御史、刺史、司勋员外郎、史部员外郎,至中书舍人。牧自幼博览经史,好习兵书。著述宏富。其代表诗作有《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河湟》、《早雁》、《九日齐山登高》、《过华清宫绝句》、《赤壁》、《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秋夕》、《寄扬州韩绰判官》等。牧亦系散文学家。其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所作以政论及人物传记见长。其书法、绘画亦颇有造诣。牧又美姿容,好歌舞。牧殁,裴延翰编次成《樊川文集》。延翰在序中写道:“牧少得恙,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有十二三”。而延翰又据己收杜牧文稿,“比较焚外,十多七八。得诗、赋、传、录、论、辩、碑、志、序、记、书、启、表、制,厘为二十编,合四百五十首。至宋,又编次出《外集》、《别集》。是书内容,卷首有裴延翰序文。卷一为赋三首、诗二十八首,卷二为律诗六十七首,卷三为律诗八十八首,卷四为长韵四首、律诗七十一首,卷五为《罪言》等文五篇,卷六为《燕将录》等文七篇,卷七至卷九为碑志、墓志铭,卷十为序、记及《自撰墓志铭》,卷十一至卷十三为书,卷十四为文,卷十五为表、状,卷十六为状、启,卷十七至卷二十为制。《外集》一卷为诗近一百三十首,《别集》一卷为诗五十九首。然晚出之外集、别集鉴别不精,其中他人诗作杂入其间。此书传世者主要版本有明嘉靖刻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景苏园杨寿昌据宋本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允吉点校本。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屬文太和二年韋籌榜進士與厲玄同年初未第來東都時主司為侍郎崔郾太學博士吳武陵策蹇進謁曰侍郎以峻徳偉望為明君選才僕敢不薄施塵露向偶見文士十數輩揚眉扺掌共讀一巻文書覽之乃進士杜牧阿房宫賦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巻搢笏朗誦之郾大加賞曰請公與狀頭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請第五人更否則請以賦見還辭容激厲郾曰諸生多言牧踈曠不拘細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後又舉賢良方正科後人評牧詩如銅丸走坂駿馬注坡謂圓快奮急也牧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按此處有闕文】時淮南稱繁盛不減京華且多名姬絶色牧恣心逰賞牛相收街吏報杜書記平安帖子至盈箧後以御史分司洛陽時李司徒閒居家妓為當時第一宴朝士以牧風憲不敢邀牧因遣諷李使召已既至曰聞有紫雲者妙歌舞孰是即贈詩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四座兩行紅粉一時囬意氣閒逸傍若無人座客莫不稱異太和末往湖州近城一女子方十餘嵗約以十年後吾來典郡當納之結以金幣洎周墀入相牧上箋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從人兩抱雛矣賦詩曰自恨尋芳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如今風擺花狼籍緑葉成隂子滿枝此其大槩如此凡所牽繫情見乎辭别業在樊川有樊川集二十巻及註孫子並傳同時有嚴惲字子重工詩與牧友善以問春詩得名昔聞有集今無之矣牧子荀鶴荀鶴字彦之牧之慰子也牧會昌末自齊安移守秋浦時妾有娠出嫁長林鄉正杜筠生荀鶴早著詩名嘗謁梁王朱全忠與之坐忽無雲而雨王以為天泣不祥命作詩稱意王喜之荀鶴寒畯連敗文場甚苦至是遣送名春官大順二年裴贄侍郎下第八人登科正月十日放榜正荀鶴生朝也王希羽獻詩曰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潜記上昇時九華山色髙千尺未必髙於第八枝荀鶴居九華峯號九華山人張曙拾遺亦工詩又同年嘗醉謔曰杜十五大榮而得與曙同年荀鶴曰是公榮天下只知有荀鶴若箇知有張五十郎邪各大笑而罷宣州田頵甚重之常致箋問梁王立薦為翰林學士遷主客員外郎頗恃勢侮慢縉紳為文多主箴刺衆怒欲殺之未得天祐元年卒荀鶴苦吟平生所志不遂晚始成名况丁亂世殊多憂惋思慮之語於一觴一詠變俗為雅極事物之情足丘壑之趣非易能及者也與太常博士顧雲初隠一山登第之明年寜親相會雲撰集其詩三百餘篇為唐風集三卷且序以為壯語大言則决起逸發可以左攬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賈喻八九於胷中曽不芥蔕或情發乎中則極思冥搜神逰希夷形兀枯木五聲勞於呼吸萬象貧于抉剔信詩家之雄傑者矣荀鶴嗜酒善彈琴風情雅度千載猶可想望也(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總錄之屬·唐才子傳卷五)
樊川别集
杜牧樊川集語多猥澁惟别集句調新清宋姚西溪以别集為許渾詩言之有據且今世許集傳本多鬱林詩盖渾曾至鬱林也杜牧未有粤西之行而别集忽有松牌出象州之句似可證非牧詩然其中又有寄許渾并華堂今日綺筵開詩乃牧之作然疑信相半千載而下莫能為之分别也(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徐氏筆精卷三)
予於唐文最喜杜牧牧之孫樵可之以為在翺湜之右樊川集家有舊刻本可之集止見毛本壬申六月偶過慈仁寺得金陵舊刻有謝兆申跋云是集得之南昌宗侯慎學攜之南北數嵗矣頃與王相如校刻以傳同好萬厯四十一年癸丑有王文恪鏊序云是内閣祕本手鈔以歸者王名若(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居易錄卷十九)
樊川集
予舊藏杜牧之樊川集二十卷後見徐健菴【乾學】所藏宋版本雕刻最精而多數卷考後村詩話云樊川有續别集三卷十八九皆許渾詩牧仕宦不至南海别集乃有南海府罷之作甚可笑(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說之屬·池北偶談卷十四)
跋樊川集 (宋)陸游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渭南文集卷三十)
唐人詩文近多刻本亦多經挍讐惟牧之集誤繆特甚予每欲求諸本訂正而未暇也書以示子遹尚成吾意開禧丙寅十一月二十七日放翁書
樊川記 (元)黄溍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文獻集卷七下)
樊川長安勝處也額森呼敦殿中君别業在焉間嘗謂予曰吾先世家隰州之永和五世祖雍郡公薄遊闗中愛其風土完厚遂徙居鄠雍郡之仲子是為吾髙祖雍國貞獻公被遇世祖於略畔山之陽眷遇甚至而恬於進取足迹不至京師以京兆鄂羅總管終於家吾曽祖太師奉元忠貞王吾祖太師涇陽忠宣王再世掌上京留鑰前後四十餘年忠貞既歸老闗中而忠宣亦返葬於鄠葢視鄠為鄉土乆矣吾父佐今天子位為丞相匪朝伊夕陟降左右而吾又以大臣子叨被上恩入則侍閒燕於内廷出則奉温清於私室去鄉土日以逺鄠杜異縣而壤地相接樊川在杜之封内即吾土也頃嘗買田築室將以佚吾私而不可得葢無一夕夢寐不在其間幸為之記庶幾時一展玩以自慰焉按圖誌漢京兆杜縣之樊鄉有樊川以樊噲所食邑得名一名後寛川以其水出秦嶺又名秦川有佛廬號華嚴寺俗但稱之曰華嚴川京兆今為奉元路杜廢入萬年而萬年今為咸寧縣其南三十五里是為樊川西為韋曲東為杜曲則唐人所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者也夫氣運之消長往來無窮人事之盛衰每與之相為終始秦樹隴雲斜陽衰草城是而人非無復向來冠葢追遊之盛而原隰之平泉流之清陸海之富饒民物之蕃阜不減於異時雨露所濡佳花美木生意充周未嘗少息也唐宰相杜岐公甲第在長安而樊川有别墅中有桂林亭卉木最為幽邃日與公卿燕集焉後以太保致仕遂居於此家廟石室遺迹故存岐公孫牧之尤愛樊川傾俸貲以治其墅其知中書制誥也每退直亟召宻友往遊其地自謂吾老為樊川翁要有文章數百首號為樊川集殿中君與牧之生宰相家則同執法殿中又同所不得與牧之同者昔之城南去天尺五今則去天半萬里矣欲朝而往暮而歸於竹洲藤岸苔徑花齋不可得也能勿緬然而長望渺然而遐思乎予聞古之達人以太虚為家無何有為鄉視半萬里皆吾室吾闥也而況鈞天清都之樂又安可與下土同日語殿中君曰是有以慰吾平生之懷矣遂次第其語書而歸之是為記
樊川文集後序 裴延翰
長安南下杜樊鄉酈元長注水經實樊川也延翰外曽祖司徒岐公之别墅在焉上五年冬仲舅自吳興守拜考功郎中知制誥盡吳興俸錢創治其墅出中書直亟召昵宻往逰其地一旦談啁酒酣顧延翰曰司馬遷云自古富貴其名磨滅者不可勝紀我適稚走於此得官受俸再治完具俄及老為樊上翁既不自期富貴要有數百首文章異日爾為我序號樊川集如此則顧樊川一禽魚一草木無恨矣庶千百年未隨此磨滅矣明年遷中書舎人始少得恙盡收文章閲千百紙焚擲纔屬留者十二三延翰自撮髪讀書學文率承導誘伏念初出仕入朝三直太史筆比四出守其間逾二十年凡有撰制大手短章塗藁醉墨碩夥纎屑雖適僻阻不逺數千里必獲寫示以是在延翰乆藏蓄者甲乙籖目比校焚外十多七八得詩賦傳録論辨碑誌序記書啟表制離為二十編合四百五十首題曰樊川文集嗚呼雖當一時戲感之言孰見魄兆而果驗白邪嘻文章與政通而風俗以文移在三代之道以文與忠敬隨之是為理其與運髙下探古作者之論以屈原宋玉賈誼司馬遷相如揚雄劉向班固為世魁傑然騷人之辭怨刺憤懟雖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霑洽時論相如子雲瓌麗詭譎諷多要寡羡漫無歸不見治亂賈馬劉班乗時君之善否直豁己臆奮然以拯世扶物為任纂緒造端必不空言言之所及則君臣禮樂教化賞罰無不包焉竊觀仲舅之文髙騁夐厲旁紹曲摭絜簡渾圓勁出横貫滌濯滓窳支立欹倚呵磨皸瘃如火煦焉爬梳痛痒如水洗焉其抉剔挫偃敢斷果行若誓牧野前無有敵其正視嚴聴前衡後鑾如整冠裳祇謁宗廟其聒蟄爆聾發慄若大吕勁鳴洪鍾横撞撐裂噎喑戛切韶頀其砭熨嫉惡堤障初終若濡槁於未焚膏癰於未穿栽培教化翻正治亂變醨養瘠堯醲舜薰斯有意趨賈馬劉班之藩牆者邪其文有罪言者原十六衛者戰守二論者與時宰論用兵論江賊二書者上獵秦漢魏晉南北二朝逮貞觀至長慶數千百年兵農刑政措置當否皆能採取前事凡人未嘗經度者若繩裁刀解粉畫線織布在眼見耳聞哉其譎往事則阿房宫賦刺當代則感懷詩有國欲亡則得一賢人決遂不亡者則張保臯傳尚古兵柄本出儒術不專任武力者則注孫子而為其序襃勸賢傑表揭職業則贈荘淑大長公主及故奇章公汝南公墓誌標白歴代取士得才率由公族子弟為多則與髙大夫書諫諍之體非訐醜惡與主鬬激則論諫書若一縣宰因行徳教不施刑罰能舉古風則謝守黄州表一存一亡適見交分則祭李處州文訓勵官業告束君命擬古典謨以寓誅賞則司帝之誥其餘述喻賛誡興諷愁傷易格異状機鍵雜發雖緜逺窮幽膿腴魁礨筆酣興健窕眇碎細包詩人之軌憲整揚馬之牙陣聳曹劉之骨氣掇顔謝之物色然未始不撥斸治本縆幅道義鈎深於經史觝禦於理化也故文中子曰言文而不及理王道何從而興乎嘻所謂文章與政通風俗以文移果於是以卜盛時理具踔三代而蔭萬古若躋太華臨溟渤但觀乎積髙而杳深不知其磅礴澶漫所為逺大者也近代或序其文非有名與位則文學宗老小子既就其集寤寐思慮反覆不翅逾年苟墜承顧付與之言雖晦顯兩不相解在他人無短其状者然以髙有天幽有神隂有宰物者可自誣抵以甘罰殛故總其條目强自作序至於裁判風雅宰制典刑標翊時濟物之才編志業名位之實則恭俟叔父中書公於前序(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唐文粹卷九十三)
題樊川集後 (清)田雯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古歡堂集卷十四)
破例憐才千古事髩絲禪榻幾年春遭逢更有天池子也似揚州薄倖人
苕溪水戲尋春日洛下筵開選伎時崔李看來真有意分曹御史最能詩
才名誰似張公子文采風流是一班左袒詩人多習氣不須輕詆白香山
自是詩翁矜格律鳳凰得髓舊編存一般俎豆先生處慷慨論兵又罪言
題樊川集後賦 (清)汪由敦 撰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松泉集__[詩集]卷四)
就阿房最少年東都才子杜樊川維摩圖畫書張好三絶何如老鄭虔【元章畫史云潁州公庫顧凱之維摩百補是杜牧之摹者】
杜牧
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宰相佑之孫悰之從弟擢進士又舉制科沈傳師亷察江西宣州辟從事又為牛僧孺淮南節度推官掌書記擢監察御史分司東都授宣州團練判官入朝歴膳部比部員外郎並兼史職出牧黄池睦三州復遷司勲吏部員外乞外為湖州刺史徴拜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舎人先是祖佑有别墅樊川牧自吳興罷郡葺治之出中書直每遊其地常酒酣顧謂其甥集賢校理裴延翰曰司馬遷云自古富貴名磨滅者不可勝紀我不期富貴老為樊上翁要有數百首文章異日爾為我序號樊川集庶數千百年未隨此磨滅則樊川一禽魚一草木無恨矣及得恙盡捜詩文擲焚之留者纔十二三延翰復益以自所藏文筆傳之為樊川集史稱牧自負才畧喜論兵事擬致位公輔以時無右援者怏怏不平而終為人疎雋不拘細行其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於少陵云
紀事云吳武陵以杜牧阿房宫賦薦於崔郾遂登第郾東都放榜西都過堂牧詩曰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迴秦地少年多醸酒即將春色入闗來
後村劉氏曰杜牧許渾同時然詩各自為體牧於唐律中嘗寓抝峭以矯時弊渾律切麗密或過牧而抑揚頓挫不及也(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御定全唐詩錄卷七十三)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貞元宰相佑之孫太和二年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擢監察御史分司東都厯黄池睦三州刺史入為司勲員外郎復自乞為湖州刺史踰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舎人有樊川集二十巻(四庫全書·集部·詞曲類·詞選之屬·御選歷代詩餘卷一百一)
樊川集中有李給事詩云元禮去歸緱氏學江充來見大臺宫又云可憐劉校尉曾訟石中書李名中敏常論鄭注免歸又忤仇軍容棄官二聨可謂善用事矣(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後村詩話卷一)
大司冦帖
杜牧字牧之樊川人也善屬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歴黄池等州刺史入為考功知制誥遷中書舍人牧剛正有奇節不為齷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時務於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杜甫其作阿房宫賦辭彩尤麗有詩人規諫之風至今學者稱之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裏大抵書法至唐自歐虞柳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況如杜牧等輩耶今御府所藏行書一(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宣和書譜卷九)
杜牧字牧之樊川人第進士官至中書舎人剛正有竒節扵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杜甫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裏亦善大字嘗有分書碧瀾堂三字今在湖州驛徑三尺許茂密滿榜都欲滅縫世少識之(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書史會要卷五)
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善属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會昌中累遷中書舎人牧於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杜甫云【唐書本傳】
杜牧字牧之樊川人也善属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宰相李徳裕素竒其才歴黄池等州刺史入為考功知制誥遷中書舎人牧剛正有竒節不為齷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時務於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杜甫其作阿房宫賦辭彩尤麗有詩人規諫之風至今學者稱之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裏大抵書法至唐自歐虞栁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况如杜牧等輩耶今御府所藏行書一張好好帖【宣和書譜】
杜牧書張好好詩
杜牧之書張好好詩末有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字漫不可摹樊川此書深得六朝人風韻余所見顔栁以後若温飛卿與牧之亦名家也其昌【珊瑚網】(四庫全書·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卷三百三十一)
杜牧字牧之佑之孫善屬文第進士復舉賢良方正拜殿中侍御史時劉從諫守澤潞何進滔據魏博驕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長慶以來朝廷措置亡術復失山東鉅封劇鎮所以繫天下輕重不得承襲輕授皆國家大事嫌不當位而言實有罪故作罪言云云上策莫如自治中策莫如取魏下策為浪戰 遷中書舎人剛直有竒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至 初牧夢人告曰爾應名畢復夢書皎皎白駒字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乃自作墓誌悉取所為文章焚之牧於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杜甫云(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卷三十七)
小杜
杜牧字牧之有竒節不為齪齪小謹詩情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杜甫云【本傳】作阿房宫賦辭甚警拔太和初崔郾試進士吴武陵見郾袖中出牧賦搢笏讀之曰牧方試有司請以第一人處之牧果異等【文藝傳】客牛竒章幕為書記微服逸逰有詩云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纎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嬴得青樓薄倖名逰湖州觀水戯後守湖州有自恨尋芳到已遲一詩 守黄州有詩云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詩話】會昌中遷中書舍人時稱杜紫微 弟顗 姪阿宜(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氏族大全卷十四)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擢進士第復舉賢良方正沈傳師表為江西團練府巡官又為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擢監察御史移疾分司東都以弟顗病棄官復為宣州團練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遷左補闕史館修撰改膳部員外郎歴黄池睦三州刺史入為司勲員外郎常兼史職改吏部復乞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卒牧剛直有竒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其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詩四巻外集詩一巻别集詩一巻今編爲八巻(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御定全唐詩卷五百二十)
杜牧
牧為御史分務洛陽時李司徒愿罷鎮閑居聲妓豪侈洛中名士咸謁之李髙會朝客杜持憲不敢邀致杜遣座客逹意願預斯會李不得已邀之杜獨坐南行瞪目注視引滿三巵問李云聞有紫雲者孰是李指之杜凝睇良乆曰名不虚得宜以見恵李俯而笑諸妓亦回首破顔杜又自飲二爵朗吟而起曰華堂今日綺筵開誰喚分司御史來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廻氣意閑逸傍若無人牧不拘細行故詩有十年一覺楊州夢唯有青樓薄倖名呉武陵以阿房宫賦薦於崔郾遂登第郾東都放榜西都過堂牧詩曰東都放榜花未開三十三人走馬廻秦地少年多釀酒即将春色入闗來牧佐宣城幕逰湖州刺史崔君張水戱使州人畢觀令牧間行閲竒麗得垂髫者十餘歳後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為詩曰自是尋春去較遲不湏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緑葉成隂子滿枝
杜秋娘詩序曰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為李錡之妾後錡叛滅籍之入宫有寵於景陵穆宗即位秋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鄭注用事誣丞相欲去異已者指王為根王被罪廢削秋因賜歸故鄉予過金陵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曰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老濞即山鑄後庭千娥眉秋持玊斝飲與唱金鏤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湏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湏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錡長唱此詞】濞既白首叛秋亦紅淚滋呉江落日渡灞岸緑楊垂聮裾見天子盼眄獨依依椒壁懸錦幕鏡奩蟠蛟螭低鬟認新寵窈窕復融怡月上白璧門桂影凉參差金階露新重閑捻紫簫吹【晋書盗開凉州張駿塜得紫玉簫】莓苔夾城路南苑鴈初飛紅粉羽林仗獨賜辟邪旗歸來煑豹胎饜飫不能飴咸池昇日慶銅雀分香悲雷音後車逺事徃落花時鷰禖得皇子壮髪緑緌緌畫堂授傅姆天人親捧持虎晴珠絡褓金盤犀鎮幃長楊射熊羆武帳弄啞咿漸抛竹馬劇稍出舞鷄竒嶄嶄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儼圖畫神秀射朝輝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鄉歸觚稜拂斗極廻首尚遲遲四朝三十載似夢復疑非潼闗識舊吏毛髪已如絲却喚呉江渡舟人那得知歸來四鄰改茂苑草菲菲清血灑不盡仰天知問誰寒衣一疋素夜借鄰人機我昨金陵過聞之為歔欷自古皆一貫變化安能推夏姫滅兩國逃作巫臣姫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織室魏豹俘作漢太平基悞置代籍中兩朝尊母儀光武紹髙祖本係生唐兒珊瑚破髙齊作婢舂黄糜蕭后去楊州突厥為閼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難期射鉤後呼父釣翁王者師無國要孟子有人毁仲尼秦因逐客令柄歸丞相斯安知魏齊首見斷簀中屍給喪蹷張軰廊廟冠峨危珥貂七葉貴何妨戎虜支蘇武却生返鄧通終死饑主張既難測飜復亦相宜地盡有何物天外復何之指何為而捉足何為而馳耳何為而聽目何為而窺已身不自曉此外何思惟因傾一樽酒題作杜秋詩愁來獨長詠聊可以自怡牧初自宣城幕除官入京有詩留别云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逄春一寂寥後二十餘年連典四郡自湖州拜中書舎人題汴河云自憐流落西歸疾不見春風二月時至京果卒或曰舎人未為流落而遽及之魄已喪矣
煙着樹姿嬌雨餘山態活【句】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携劒泣霜毛【句】山宻夕陽多人稀芳草逺【句】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幾聲來【句】右張為取為主客圖
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牧赴呉興登樂逰原之作
骨清年少眼如冰鳳羽參差五色層天上騏驎時一下人間不獨有徐陵【贈李秀才】
青山隐隐水揺揺秋盡江南草朩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玊人何處學吹簫【寄楊州韓綽判官】
楚鄉寒食橘花時野渡臨風駐綵旗草色連雲人去住水紋如縠燕參差【江上】
蟪蛄寧與雪霜期賢哲難教俗士知可憐貞觀太平後天且不留封徳彛【題魏交正】
長空澹澹孤鳥没萬古消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登樂遊原】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云百感衷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目前人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户侯
過華清宫云長安廻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道荔枝來又云新豐緑樹起紅埃數騎漁陽探使廻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李義山作杜司勲詩云髙樓風雨歎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羣刻意傷春復傷别人間唯有杜司勲又云杜牧司勲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前身應是梁江揔名緫還曾字緫持心鐡已從干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漢江逺吊西江水羊祜韋丹盡有碑【時杜春撲韋碑】(四庫全書·集部·詩文評類·唐詩紀事卷五十六)
世傳樊川别集為杜牧之詩乃許渾詩渾有丁卯集烏絲欄上夲者唐彦猷家有數十首皆樊川外集中詩也丁卯乃潤州城南橋名渾居此橋謂之丁卯荘故基尚在(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考之屬·西溪叢語卷上)